工作室介紹
1、周玉祥老中醫簡介
周玉祥 (1947.10-- ),江蘇常州人。家貧寒,幼患背癰,篤甚將殆,趨坊間中醫割治調理而愈。嘆其神功,遂立志歧黃之術。弱冠應試,考入南京中醫學院盡心精研,蒙諸多恩師六年教誨點撥,學業遂成。懸壺蘇北建湖農村,所及中醫內外婦兒針傷等各科,頗有心得,十年小有建樹,名貫鄉里。1979年調鹽城衛生學校執教中醫專業,中醫基礎、藥物、中醫經典、臨床等科,多有所及。1982年初考入上海中醫學院攻讀研究生,拜滬上名醫聞茂康老先生(原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副會長)為導師,專修中醫肛腸專業。三年功畢,獲醫學碩士學位。本造福鄉里,服務桑梓之心愿,1985年經市人事局同意,引進入常州中醫院工作。次第任肛腸科副主任、主任、病區主任、門診辦公室主任和外科黨支部組織委員、黨支部書記(二屆)等行政職務;依次獲主治醫師、副主任中醫師、主任中醫師等職稱。
為擴大中醫藥的國際影響和交流,1991年考入國家中管局委托廣州中醫藥大學舉辦的中醫藥人員高級英語培訓班,英語水平大為長進,一年后結業考試,翻譯、聽力、會話、寫作和英語授課等各門課程均獲外籍老師的首肯和好評;1996年初赴阿聯酋中國醫療中心、協和中國醫療中心工作二年半,傳播中醫藥文化、顯示中醫藥療效,曾為王室人員治病,并通過了該國衛生部門的執業資格考試;2005年又通過了香港衛生部門中醫藥管委會的執業中醫師的注冊考試。
1995年被評為常州市名中醫;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名中醫;2003年被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和中醫藥管理局等部門認定為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學生三年滿師出崗時,對師生分別進行考試考核,成績均為優秀。歷年來先后被聘為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帶教南京、安徽、揚州、南通等地的學生臨床實習和省內外的進修醫師。多年來在常州舉辦的各種中醫和中西醫結合進修班、提高班、輔導班中承擔授課任務,內容涉及醫古文、醫學史、中醫基礎、各家學說、古典醫籍和臨床等多種課程。社會曾兼職有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委員;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副主任委員、常務委員;常州市中醫藥學會肛腸學組主任委員;江蘇省及常州市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等職。
積40多年學習、從事中醫工作的經驗,凡農村、中小城市、大都市以及國內外均有足跡所及。歷事雖豐,然慎于發布。非親身歷驗,絕勿輕率著述。歷年來撰寫論文26篇,發表在國家和省級雜志16篇;全國及省級專業學術會議大會交流10篇;譯文五篇;撰寫專著二部:《痔與肛瘺中醫治療》;《兩顧堂師帶徒講稿》;入編《江蘇當代名中醫臨證精萃》等書。其專科方面的臨床經驗與心得,蓋錄于此,冀傳后世。
工作室介紹
周玉祥主任醫師為江蘇省名中醫,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中醫藥學會肛腸病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內著名痔科專家。對混合痔、肛瘺、肛裂、慢性直腸炎、便秘等肛門直腸疾病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運用中醫中藥對復雜性肛瘺、便秘、肛門瘙癢、濕疹等病癥,更是研究精深,治療獨到。
本工作室旨在收集整理周玉祥老中醫的學術思想、經驗用方,加強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繼承與發揚,培養造就高層次中醫臨床人才,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
工作室成員
負責人:陸新瑜
學術繼承人:陸新瑜、于祥林、馬春萊、孫芳
優秀人才:陶昕
秘書:孫芳
其他傳承人員:唐朱鴻、莊賢明、 史朔揚、徐天一
工作室成立至今已建立起周玉祥名中醫工作室負責人職責、工作室工作人員職責,醫院各部門協調工作職責;制定出了工作室管理辦法及工作制度、信息網絡建設和維護制度、傳承工作檢查監督制度及傳承工作評估和考核制度。
工作室負責人陸新瑜,
1992年畢業于上海中醫藥大學醫學系,獲學士學位,從事中醫肛腸專業28年,1998.5-2000.5參加蘇州醫學院在職研究生學習并獲優秀學員,2004.12成為全國第三批中醫藥老專家學術經驗傳承人,師從周玉祥主任,2007.12通過評審,2009年作為負責人申辦周玉祥中醫工作室,2011年9月周玉祥全國中醫工作室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成立。參與周玉祥主任二部專著的編寫。任職江蘇省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常務委員。
臨證心得
一、魄門論
《難經·四十四難》七沖門中有謂“魄門”者,肛門是也。位于大腸末端,類漕運之閘口,驛道之關隘。在清空人體的糟粕,保存精華不致丟失,肛門有重要的職司提調作用。歷代文獻中有關魄門的論述較少,余業此既久,有所體會,遂作魄門論,以就正于同道。
人體要健康成長,存儲精力,日進一定數量的飲食和營養是必須的;每天將經充分吸收后的糟粕排出體外也是必須的。不難想象,無排泄即無進食,無排泄亦無生長化收藏,生命必將終結。魄門泄濁之功,豈可小噓!然其泄濁當有規律,衛護和治療亦有定法。
不泄不閉,開闔有時;無膿無血,以暢為侯。
泄濁之道,當開闔有時。非其時而開放,則人體精華混雜于糟粕之內,流失極易;反之如樞紐銹蝕,當開不開,糟粕濁污,存于體內,久必干心蔽肺,蒙肝虛脾,窮則害腎。危害之大,如蟻穴之潰壩,終必傾其大廈。
開闔無時之人,若久泄之體,或刻意減肥者,營養精氣,未曾吸收,即雜合糟粕,匆匆穿腸而過,日削月割,能無衰敗;而高年津虧,或產后血虛,或久病無力,或終日懶坐,氣陰暗耗,必無力排解,開少闔多,秘日以甚,則糟粕之毒素,日積月累,終成痼疾。此開闔失常者也。
蓋通之人,日一行者為通,三日一行者亦可謂通,十數日一行者未必不通。通雖通矣,但欲求一暢,寧可得乎?有雖日一更衣,然如廁類臨刑,必面赤而怒掙,運全身之氣力,久戰而方能畢一役。年輕體盛,尚可努力;多病體弱者,常患其變生它疾,或血逆于腦,或心陽暴脫,致命懸一線,危殆立至。故知通而不暢,害莫大焉!再有大腸炎變病人,雖屢更衣然意猶未盡,良久則勉出黏胨膿液數滴,仍虛坐努責,獨占溷藩,不可終日。此亦可謂通矣,然離“暢”則不啻千里。再如鎖肛痔患者,大便漸細,夾雜膿血,關隘閉鎖,不能全開,下極脹墜日甚,畏便懼食,漸至形羸,終致不救。凡此數者,雖肛門仍在,但關隘已然失司。雖勉強可通,然通而不暢。不暢,閉之漸也。故真通之道,當從暢中求之,以暢侯之。
暢之意,一曰通。不通無以為暢,通暢之謂;二曰快。不快亦不可為暢,暢快之謂;三曰舒適,舍舒適其暢未必真暢,暢必舒暢是也。有腹泄腹瀉之人,或刻意減肥之人,排便通而且快,勢能一瀉三千里。瀉后能神清氣爽,身輕便捷,可也;倘瀉后旋有便意,復再如廁,甚或臀不離圊,其苦若此,能曰暢乎?非也!
先賢有曰:“六腑以通為順”,“六腑以通為補”。魄門列六腑大腸之末,通而且暢,是其診察要旨;然于膽、胃、大小腸、膀胱、婦女陰戶等等排泄通道,亦無不以既通且暢為要。如膽之結石、胃之腫瘤、前列腺之肥大、宮腔之炎癥等等,病之初,往往雖通然而不暢;病之甚也,則不通而致閉也。業醫者當防微杜漸,以“暢”測之、以“暢”侯之、以“暢”求之可也!
魄門不暢之因,或因宿便、或因氣虛、或陰虛、或氣滯、或濕熱、或血瘀、或腎衰、或實熱、或瘡傷。除積糞宿便及實熱者可重劑一瀉以取暢外,余當仔細辨其病機,耐心治療,調其陰陽,補其氣血,除其濕熱、愈其創傷,務令暢通,復其生機為要;調治之后,雖通而未暢,則仍有隱患,尚未臻全功,切不可半途而廢。故“暢”之于通,尤顯重要。
治無內外,當刻刻顧護肛門功能
業肛腸科者,皆能手術,自古至今,由來尚矣。《山海經》有痔、瘺之名;《五十二病方》載治瘺系痔之術式。故醫者借助針藥刀匕,取效于傾刻,見信于患者,無量功德,垂范至今。然魄門為人體之重要出口,無可替代。當刻刻顧護,勿傷其正,以全其功能。科技高速發展至今,許多臟器可以切除、置換、移植,但肛門及其附屬組織則不可。即便不得已而改道,其生活質量也不能同日可語。據西醫晚近解剖、生理、病理的研究,肛門周圍組織除大量復雜的神經、肌肉、皮膚、粘膜外,還有區別于其他肌肉組織的纖維肌性組織(treiz肌),區別于一般血管銜接的獨特的動、靜脈吻合支、及特殊的粘膜上皮(ATZ上皮),合稱肛墊組織。如此精密的組織結構不可再造,而我們的手術程度尚未達到十分精密的水平。極易誤傷,旁及池魚的道理也明矣。故保護一分(寸)肛門組織,即保護一分肛門功能。慎勿以快意切除為能事。盡量選擇微創,方乃肛腸外科的手術之道。眛者欲神其技,恣意切割砍殺,傷其機樞,罪莫大焉。君不見,即便對于原先必當手術切除之三期、四期痔疾患者,現亦有主張用PPH之新術式,其做法目的在于“改善其癥狀,而不在切除其組織”,衛護肛門組織及其功能,其意明矣!至于腫瘤患者,清掃干凈,除惡務盡,此防養癰遺患之必須,則又當別論。要之:能保守者不用手術,能微創者慎不擴創。留得一分肛門組織,便可多一分生機。
靈活使用多種多樣的治療方法
魄門位處下極,職司守關泄濁。其亦內亦外的特殊部位,除了藥物內治、手術切除的通常治療方法之外,運用攻守奇正,度越縱舍等多種多樣的方法,與其他部位的病變相比,可使治療十分地靈活。
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是外治熏洗法。若內痔脫出、若外痔水腫、若痔伴血栓、若痔之炎性腫脹、若肛門皮膚濕疹、若肛竇隱窩炎、若肛門裂創、若肛門術后創面等等,都可選用各種有效藥物,或熏、或洗、或坐浴、并結合外敷,借肛門皮膚作為藥物進入途徑和病理因素排除之通道,自有其獨到之妙處。往往可取效于頃刻,收功于直接。較之口服藥物或靜脈輸液之轉道要便捷、直接得多。唯當細較藥物之濃度、溫度、浸泡時間、日泡次數等等,可冀取效于最疾。熏洗坐浴,不當僅以清潔看待,其促進肛門部位的血液循環,調動機體自身的抗病修復能力,往往十之七、八,可免手術之苦。
其次為藥物灌腸。病在廣腸,尤其位近魄門處,如潰瘍性結、直腸炎患者,選擇針對病理機制的中藥灌腸,比單獨藥物內服的效果更好。無它,免轉道之勞頓消耗,直面待處理之病灶,無論滅殺病菌之毒素、防御相臨地域之再染、補充后續之藥力、修復已毀之組織,有千利而無一弊!惜乎,或有不喑此道,或不敢輕試,徒持嘬藥一法,拖延時日,養癰遺患,大可悲乎!其中尚有細細計較之處,若灌腸進藥之速度、溫度、劑量、濃度、次數,病家體位等等,均當于醫者謀劃之中。
再如“掛線”一法,先賢為我肛腸科醫生垂范至今,亦是吾科之獨特的治療方法,常用于肛門瘺管患者。魄門本為干城守土之職司,今旁出一途,穿城逾墻而過,時時膿血腫痛。欲以手術切除,作根治之想,然患其肛門功能之損傷,關閘閉合之不能,故歷來視為難治之癥。有之,初用藥線,現改橡筋,創“掛線療法”如是。妙哉!前賢謂其“藥線日下,腸肌隨長,僻處既補,水逐線流”。字雖十六,深刻說明、形象描述了用藥線或今之橡筋對組織的慢性切割和充分引流作用,最大程度地保全了肛門功能。此法歷數百千年至今,無出其右者。古國文明之優勝如是,亟當繼承之,發展之。
再有“坐藥”一法,亦自古有之。張仲景蜜煎導即外治之一法,迄今各種栓劑,盡可選用。有消炎者、有護膜者、有止血者、有通便者。借魄門閉關之功,保留藥物于病所,使能持續地發揮作用,對肛門疾患病者,實乃首選。
《內經》有曰:魄門亦為五臟使。使者,派遣也,代五臟行使保存氣血津液精氣神等等生命物質、排泄糟粕以利新陳代謝。干城守土之職,魄門之功莫大焉!
二、運用中醫中藥治療慢性便秘
便秘是以大便便次異常或伴隨大便而出現的一系列癥狀的一種疾病,作為一種常見疾病或癥狀廣泛地存在于臨床。
周主任以我院自制的膽黃潤腸丸為核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分清虛實寒熱,加以運用。膽黃潤腸丸是我院五十年代自制方藥,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應用,證實是一種療效顯著、藥性安全的潤腸通便優良藥品。該藥主要由豬膽汁、大黃等藥配制而成。在實際運用中,若屬實熱證者,加清熱瀉火之山梔、黃連等藥;屬氣滯腑氣不通時則加厚樸、枳實、降香等藥;若屬脾胃虛弱,中氣下陷者,則加補中益氣湯或十全大補湯;若屬虛實夾雜、本虛標實者,則應分清緩急,對癥用藥,取得了很好的療效。
目前在我院門診病人中,便秘病人所占比例很高,運用周主任上述治療方法,取得不錯的療效。
三、運用古方 信手拈來
周玉祥主任醫師中醫功底十分深厚,運用古方,可說是信手拈來,非常嫻熟。比如,
仙方活命飲常用于火毒壅盛之肛門膿腫。膿未成時,服之可使消散;膿已成者,可以促使外潰。熱毒甚者,可配清熱解毒之紫花地丁、蒲公英、連翹等藥。
止痛如神湯常用于濕熱內蘊之肛門水腫、混合痔內痔脫出嵌頓,或伴水腫;或伴血栓;或痔瘺術后肛門腫脹。
補中益氣湯常用于脾氣虛弱、中氣下陷型混合痔、內痔、直腸粘膜脫垂,或脾虛氣陷型盆底肌肉松弛無力;及肛門疾病術后并發癥屬氣虛者。
龍膽瀉肝湯用于下焦濕熱之便血、嵌頓性痔瘡、肛門膿腫、肛瘺、肛門濕疹、肛門瘙癢等疾病。
2013年,通過了兩項江蘇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項目的課題。
周玉祥教授肛腸疾病的臨床經驗及其學術思想的研究
于祥林
周玉祥教授治療慢性便秘的臨床經驗及其學術思想的研究
馬春萊
論文論著
周玉祥痔科經驗介紹. 陸新瑜.
周玉祥主任痔瘺診斷問診經驗. 陸新瑜.
掛線療法在肛周膿腫治療中的應用探討.孫芳
痔寧洗劑對痔術后創面影響的臨床觀察.陶昕
中醫外科去腐方法略論-周玉祥
切開引流掛線術治療高位肛周膿腫32例療效觀察-陶昕
結扎懸吊法治療環狀混合痔療效觀察-陶昕
周玉祥教授治療便秘的臨床經驗及其學術思想的研究-馬春萊
運脾溫腎法治療脾腎陽虛便秘39例臨床療效觀察-孫芳
中西藥聯合用治療肛門濕疹的臨床研究-陸新瑜
中西醫結合治療早期肛周膿腫療效觀察 –陶昕
肛門墜脹的綜合治療 陸新瑜
論著:痔與肛瘺中醫治療
兩顧堂師帶徒講稿
工作室動態
2011年9月 中醫藥管理局批準成立周玉祥全國名老中醫工作室
2011年12月 工作室建立相關的制度,配備相應的示教室、觀摩室,配備了照相機、攝像機、電腦等硬件
2012年3月 與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聯系專著出版事宜
2012年5-6月 籌備繼教班
2012年11月 繼教班順利召開,周主任做專題發言。
2012年11月 兩顧堂師帶徒專著出版。
2013年2月 中國當代名醫臨證精粹出版
2013年11月 2013年江蘇省中醫肛腸年會,譯文參加交流
2013年12月底 全國名老中醫信息管理平臺開通
2014年2月 參加中醫沙龍,為外籍人士診治
2014年6月 周玉祥中醫工作室網頁建設簽約